“食品安全大于天”,这句耳熟能详的治理口号,首先就是说给食品企业听的。
▲被药水浸泡的黄金鲍。截图来自新京报我们视频
文 | 王言虎
3·15前夕,新京报记者接到爆料,辽宁大连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。记者进厂卧底后发现,该企业会用白色粉末调制的“药”加水稀释后浸泡黄金鲍。经化学实验室检测,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硼砂,系《食品安全法》明令禁止的化学成分。
,,Telegram采集群组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Telegram采集群组包括Telegram采集群组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Telegram采集群组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黄金鲍并非鲍鱼,而是一种进口的涡螺,也因此是一种价格相对昂贵的海产品。优质的黄金鲍价格可达几百元一斤。谁能想到,黄金鲍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市场之后,却被黑心厂家用违规添加剂浸泡污染,其品质与安全性势必大打折扣。这样的黄金鲍,还让人如何下嘴?
暗访中,有员工爆料称,自家企业在国内销量“数一数二”。该企业官网也介绍称,全年生产加工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。由此,可以推测涉事企业在行业内当处于龙头位置。龙头企业本该以身作则,规范生产,可其却成了肆无忌惮破坏食品安全的“急先锋”,此番经媒体曝光,监管机构必须严查了。
既然都“数一数二”了,企业为何还会这么干?无非是“利字当头”。专业人士分析,用硼砂泡发黄金鲍,一是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,二是可以吸纳更多水分,让“分量”更足。当每一个黄金鲍都这么处理过,利益有多可观,一目了然。
如此一来,企业是赚到钱了,消费者的身体可就堪忧了。硼砂是何物?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—3克,成人致死量为15克,婴儿致死量为2克—3克。因此,我国《食品卫生法》和《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》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。涉事企业明目张胆地用硼砂浸泡黄金鲍,已经涉嫌违法,如果造成严重后果,还当启动刑法予以追责。
对“在生产、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、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,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、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”的行为,《刑法》明确了从拘役到死刑不等的刑事处罚措施,不可谓不严格,不可谓不全面。若企业无视法律与规范一意孤行,就该当罚则罚,绝不纵容。
食品安全是一个老问题,相关的法律体系其实已经足够严密,也不能否认地方监管部门对捍卫食品安全所做出的努力。但也应该看到,食品尤其是生鲜加工,又是一个信息极为不对称的行业。由于这些制品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标品,车间如何加工,最后又以什么样的流程出厂,都给了企业违规操作的可能。
网友评论